萬用表電阻擋在測量中使用最頻繁。這一測量功能就是要通過測量電阻值的大小來判斷測量結果。本文主要介紹關於使用萬用表點阻擋測量可調電阻的方法,以及萬用表測量可調電阻的注意事項。一個電路或電子元器件存在著特定大小的電阻值,如開關在斷開時兩引腳之間的電阻為無窮大,在接通時兩引腳之間電阻為零。電阻擋通過測量這些電阻值來判斷電路或電子元器件質量。
電阻擋主要有三大類測量項目。
(1)測量可調電阻的具體阻值大小。
(2)測量電路或元器件通與斷。
(3)通過測量電子元器件引腳之間的阻值大小來判斷元器件質量好壞。
1.電阻擋表棒極性問題
使用萬用表電阻擋時,紅、黑表棒的極性有兩種情況。
(1)如果使用數字式萬用表進行在路測量,可以不分紅、黑表棒。
(2)測量可調電阻的阻值時,如果可調電阻不是裝在電路板上,這時的測量紅、黑表棒可以不分。
(3)如果可調電阻裝在電路板上進行電阻值測量時(這種測量稱為在路測量),紅、黑表棒測量一些電子元器件時要分清,如測量有極性電解電容,測量二極管和三極管等。
2.電阻擋表針校零方法
圖1是電阻擋表針校零時接線示意圖。如果不進行電阻擋的校零,其電阻值測量結果會有誤差。
圖1 電阻擋表針校零時接線示意圖
紅、黑表棒接通,R×1擋,此時表針向右側偏轉,調整有Ω字母的旋鈕使表針指向0Ω處,如圖2所示。
圖2 電阻擋表針校零示意圖
在需要精確測量時,更換不同電阻擋量程後均進行一次校零。
重要提示
R×10k擋無法校零時, 說明表內的疊層式電池需要更換。
R×1擋無法校到0Ω處時,說明萬用表內的一個1.5V電池電壓不足,要更換這節電池。
R×1擋時, 因為校零時流過表頭的電流比較大,對表內電池的消耗較大,故校零動作要迅速。
對於數字式萬用表而言,不存在校零問題,但是當表內電池不足時將出現讀數不準確或不能顯示測量等問題。
3.指針式電阻擋位選擇方法
測量電阻值時,電阻值的範圍很大,為了保證精度,將電阻擋分成多種量程,如有R×1、R×10、R×100、R×1k、R×10k等,以供不同情況下的選擇,有一個專門的量程選擇開關進行選擇。
圖3是電阻擋刻度盤的讀數示意圖,用此圖進行讀數說明。圖中表針指示在6上,不同量程下它的讀數值是不同的。R×1量程為6Ω,R×10量程為60Ω,R×100量程為600Ω,R×1k 量程為 6kΩ,R×10k 量程為60kΩ。
圖3 電阻擋刻度盤讀數示意圖
讀數方法是:表針指示值乘上倍率。
檢驗量程是否選擇合理有一個方法,那就是測量時表針是否落在刻度盤的中央,如圖4所示。如果測量時表針落在中央區域,說明量程選擇正常,否則是偏大或偏小。
圖4 檢驗指針式萬用表量程選擇是否正確示意圖
萬用表的不同測量功能的量程調整有所不同,具體方法見表5。
表 5 不同測量功能的量程調整說明
4.數字式萬用表電阻擋選擇方法和讀數方法
使用數字式萬用表電阻擋測量電阻時,將開關置於電阻擋適當量程位置,然後直接讀取電阻值。圖6是測量導線電阻和讀數示意圖,從表的顯示屏上可以看出,這段導線的電阻為零。
圖6 測量導線電阻和讀數示意圖
如果量程選擇不恰當,顯示器將無正常數值顯示。例如,量程選小了,萬用表的顯示如圖7所示。
圖7 量程選擇不當萬用表讀數示意圖
5.指針式萬用表讀數方法
在指針式萬用表刻度盤上有多排刻度,其中隻有一排是電阻擋的,如圖8所示,如果讀到電壓擋或電流擋上就是錯誤的。
圖8 電阻擋讀數示意圖
萬用表操作方法提示
一些初學者對操作萬用表感到困難,特別是對量程選擇和表頭讀數,其實學好萬用表操作的最好方法是在操作中學習,按照本書中的一些操作步驟和方法,邊讀書邊操作,隻要幾個回合的練習便能掌握。
例如, 對電阻擋的讀數, 找一隻1kΩ可調電阻, 現在已知該可調電阻的阻值, 那麽在測量時觀察表針停留在什麽位置,可以驗證讀數的正確與否。同樣用1kΩ可調電阻,在不同量程下測量,再觀察表針停留的位置, 驗證量程與倍率之間的關係。